借条上没注明利息,那这钱到底该不该还利息呢?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事儿,借钱的时候碍于面子,没好意思把利息说清楚,或者觉得朋友亲戚之间,谈钱伤感情。结果还钱的时候就闹掰了。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, 借条没注明利息怎么算 ,这里面门道可多了。
首先,你要明确一个大原则: 借贷双方对利息有约定的,从其约定;但是,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%,超过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。借贷双方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,视为不支付利息。 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的借条上白纸黑字写明了利息,比如“月息1分”、“年利率10%”等等,那当然就按照借条上写的办。但是,如果借条上啥也没写,只有一个借款金额,一个借款人签名,其他啥都没有,那在法律上就 默认是不支付利息 的。

别急着高兴,也别觉得吃了亏。这里面还有一些坑,一些模糊地带,得仔细分析。
第一种情况:口头约定。
你可能心里嘀咕了:虽然借条上没写,但是当初借钱的时候,我们口头说好了的,说好一个月给多少利息的,这算不算数?
说实话,这种口头约定,在打官司的时候,很难被法院采纳。因为你没有证据啊!口说无凭,谁知道你说的是真的假的?对方要是耍赖,一口咬定没说过,你也没辙。除非你能拿出录音、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,证明你们确实约定了利息。
所以,切记,借钱的时候,一定要把利息写清楚,写明白,最好是用书面形式,签字画押,省得以后扯皮。
第二种情况:自然之债。
有一种说法叫做“自然之债”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虽然法律上不强制,但是道德上应该给的。比如,你借了朋友一大笔钱,朋友急着用钱,帮了你大忙。即使借条上没写利息,你心里也应该知道,适当给点利息,感谢人家。
但这仅仅是道德层面上的。如果你不给,朋友告到法院,法院也不会支持。因为没有法律依据。但是,这样做肯定会伤了感情,以后朋友都没得做了。
第三种情况:超过诉讼时效。
借钱还钱,可不是你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。法律有诉讼时效的规定。一般来说,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。也就是说,从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你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,三年内必须向法院起诉,否则,你的权利就失效了。
举个例子,你2020年1月1日借给朋友10万块钱,借条上没写还款日期。那么,从2020年1月2日起,你就可以向朋友要钱了。但是,如果你一直拖着,拖到2023年1月2日之后才起诉,那么,法院很可能判你败诉,因为你超过了诉讼时效。
即使借条上写了还款日期,诉讼时效也是从还款日期届满之日起计算。
所以,借钱出去,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,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第四种情况:高利贷。
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网上借钱,各种APP、各种平台,利息高的吓人。有的甚至超过了年利率36%。这种高利贷,法律是不保护的。
即使借条上写明了高额利息,你也不用全部还。你只需要按照年利率24%的标准还利息就可以了。超过24%的部分,你可以拒付。如果对方已经收了你超过24%的利息,你可以要求退还。
但是,要注意一点,如果你已经自愿支付了超过24%的利息,而且没有提出异议,那么,法院可能不会支持你退还的请求。
借条没注明利息,到底该怎么办?
说了这么多,总结一下:
-
仔细审查借条。 看看借条上有没有关于利息的约定。如果有,按照约定办。
-
寻找其他证据。 看看有没有录音、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,证明你们口头约定了利息。
-
考虑诉讼时效。 看看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。
-
拒绝高利贷。 如果利息过高,可以拒付超过年利率24%的部分。
-
协商解决。 如果双方关系还不错,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,争取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
-
咨询律师。 如果情况比较复杂,或者自己搞不定,最好咨询一下律师,让律师帮你分析一下案情,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。
最后,我想说一句,借钱还钱,天经地义。但是,一定要规范操作,避免纠纷。借条一定要写清楚,写明白,最好找个懂法律的朋友把把关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。记住,法律是维护我们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多学点法律知识,总是有好处的。
发表回复